|
橡胶炭黑材料质量鉴定案例炭黑是一种重要的橡胶工业原料,主要用于生产橡胶密封件、垫片等工业制品。其核心功能是增强橡胶的耐用性、抗撕裂性。作为橡胶配方中的关键添加剂,炭黑的纯度和杂质含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。 在橡胶工业中,炭黑的质量标准通常包括粒径分布、比表面积、杂质含量、筛余物等指标。若炭黑中存在过多杂质(如砂粒、金属颗粒等),可能导致橡胶制品在使用中出现开裂、漏油等问题,还会影响橡胶制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。 设备鉴定机构:400-807-8328 一 、案件背景 本案源于一起买卖合同纠纷,申请方向被申请方购买的炭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。 申请方反映,使用过程中发现炭黑存在肉眼可见杂质,致使生产加工的橡胶制品(如油杯垫)出现漏油现象,产品性能大幅下降,并引发了客户的投诉并造成经济损失。 被申请方则认为炭黑仅为十几种原料中的一种,且申请方提供的炭黑样本存在储存不当、包装开口等问题,无法证明其与自身产品相关。 为进一步厘清争议、确认责任,某区人民法院委托我单位开展了针对案涉产品的质量鉴定,为案件判决提供关键证据。 二 、勘验分析 为确保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与权威性,我单位组织了多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专家组,对案件资料、生产工艺文件、现场储存环境和产品合格证明等进行了全面审查。勘验当日,双方代表共同对炭黑存放地点进行现场检查,并详细记录现场情况。 专家组首先对申请方库房进行现场勘验。被申请方认为案涉炭黑的一包半炭黑因包装开口较大提出质疑,并指出现场发现其他厂家炭黑,可能存在混杂情况,湿度偏大,不符合标准储存条件,且仅有一包半炭黑,认为抽样不足。 现场调查证实,库房内炭黑包装存在开口较大的问题,且库房可能对炭黑质量产生影响。 申请方强调产品合格证中对“500μm筛余物”为0的严格要求,而被申请方主张按GB/T3780.12-2007标准检测,将850μm以上作为杂质。 经由双方同意,鉴定专家组决定现场取样检测,先扒除包装上10cm厚的表层炭黑以避免环境影响,然后从炭黑中部用取样勺分别装满3只1000ml取样瓶,过程均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进行,确保样品代表性。 案件资料中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声明,炭黑产品符合 GB/T 3778-2011《橡胶用炭黑》的要求。更新版的 GB/T3778-2021《橡胶用炭黑》于2022年5月1日实施,案涉炭黑供货时间为2022年12月之后,该标准适用。 样品根据标准检测,结果显示其500μm筛余物为1027mg/kg(远超标准≤10mg/kg要求),杂质(约100颗砂粒)亦不符合“无杂质”标准,表明炭黑质量不合格。 专家组结合现场勘验和实验室结果认为,炭黑中较大颗粒杂质严重超标,可能导致橡胶制品性能下降,且杂质不符合要求。虽储存环境对质量有一定影响,但检测结果显示,即使考虑到储存环境的影响,炭黑质量仍不符合标准要求。三 、鉴定意见 基于对标的物的现状调查、取样样品的检验结果并结合现有证据与信息,综合分析后出具鉴定意见如下: 标的物炭黑质量不合格。 法院采信了鉴定意见,支持了申请人的合理诉讼请求。 四 、扩展知识炭黑的生产工艺 炉法炭黑:通过烃类高温裂解制备,是工业炭黑的主要生产方式。其颗粒细度和纯度直接影响橡胶性能。 造粒工艺:炭黑通常需造粒后运输,干法造粒易产生粉尘,湿法造粒可能引入水分,均需严格控制。 储存规范的重要性 炭黑需存放于干燥、阴凉环境,湿度过高可能引发静电吸附杂质或颗粒团聚。可以采用密封容器并加装除湿设备。 检测标准迭代风险 例如GB/T3778从2011版更新至2021版后,杂质判定标准更严格。企业应及时更新,若未及时更新质控体系,可能面临合规风险。 下一篇消防钢卡产品质量鉴定案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