鉴定项目:LED光接入设备
鉴定背景
本鉴定项目涉及一套LED光接入设备,鉴定请求方为某某公司,涉案方为另某公司。鉴定请求方主张涉案方提供的LED光接入设备存在质量问题,具体表现为性能不符合技术合同要求、使用寿命不达标以及质量问题影响使用效果等。鉴定请求方希望通过本次鉴定,明确设备质量问题,协助解决争议,促进双方友好协商或诉讼解决。鉴定工作将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》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条例》《技术合同纠纷调解仲裁规则》等相关法律法规,以及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条款要求进行开展。
鉴定标准与流程
鉴定工作将遵循以下标准和流程:
1. 技术合同作为鉴定依据:本次鉴定将以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为主要依据,结合实际使用情况,重点对照合同中关于产品性能、质量要求、验收标准等条款进行评估。
2. 鉴定流程:
- 准备阶段:收集双方签订的技术合同、设备使用说明书、用户手册、相关技术参数、产品合格证等资料。
- 现场检查:对涉案设备进行详细检查,包括外观、内部结构、标识、配件等方面。
- 性能测试:根据技术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,对设备性能进行测试,包括光照效率、亮度稳定性、色温一致性、能耗、使用寿命等方面。
- 质量问题分析:结合技术合同要求,分析设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,明确问题原因和影响范围。
- 评估与结论:根据测试结果和技术合同要求,评估设备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技术参数和质量要求,提出鉴定结论。
鉴定工作内容
1. 设备基本信息核查
鉴定工作首先对涉案设备的型号、规格、生产日期、使用环境等进行核查。鉴定专家发现,涉案设备型号为LED-X系列,生产日期为2022年X月X日,设计用于室内照明应用,适用环境为普通家庭使用。
外观与结构检查
鉴定人员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,发现设备外部完好无损,符合正常使用状态。内部结构检查显示,电路板焊接工艺良好,组件安装稳固,未发现明显的机械损坏或短路现象。
性能测试
鉴定专家对设备性能进行测试,包括:
- 光照效率测试:使用标准光源(4000K,3500 lux)测量设备的光照效率。测试结果显示,LED光接入设备的光照效率为90%,符合行业标准,但稍低于合同要求的92%。
- 亮度稳定性测试:长时间运行测试,发现设备亮度在1小时后有轻微下降现象,约为85%。
- 色温一致性测试:在不同运行小时数下测试色温,发现色温波动较大,尤其在高温下,色温波动达5K。
- 能耗测试:在不同负载下测试能耗,发现在满负荷运行时功耗为10W,符合合同要求,但在低负荷运行时功耗较高。
使用寿命测试:通过长时间高负荷运行测试,发现设备达到5000小时后出现明显劣化现象,包括光照效率下降和色温不稳定。
质量问题分析
鉴定专家分析测试结果,发现设备存在以下质量
- 光照效率不达标:虽然符合行业标准,但低于合同要求的92%,可能影响用户体验。
- 亮度下降问题:长时间运行后亮度下降,可能与电路设计或材料选择有关。
- 色温一致性问题:色温波动较大,可能影响使用效果,尤其在需要高精度色温控制的场景中。
- 能耗较高:低负荷运行时功耗较高,可能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。
使用寿命不足:设备在高负荷使用后5000小时即出现劣化,未达到合同要求的8000小时。
对比分析
鉴定专家对比分析发现,涉案设备的性能指标在部分方面低于技术合同要求,具体表现为:
- 光照效率方面,合同要求为92%,实际达到90%。
- 使用寿命方面,合同要求为8000小时,实际仅达到6000小时。
- 色温一致性方面,合同要求未明确,但通常要求较高精度,涉案设备未能满足这一要求。
鉴定结论
涉案LED光接入设备在部分性能指标上存在质量问题,具体表现为光照效率、亮度稳定性、色温一致性、能耗以及使用寿命等方面未能完全符合技术合同要求。鉴定结果表明,涉案设备存在质量不达标问题,可能对用户使用造成一定的不便和经济损失。
鉴定意见
鉴定工作已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合同要求进行了恮面开展,结果真实、准确。鉴定机构将继续配合法院或调解机构,为解决争议提供专业支持,促进双方达成合理共识。
鉴定机构资质介绍
江苏质量鉴定机构作为国家认可的产品质量鉴定机构,已通过蕞高人民法院批准入册,具备产品质量鉴定与价格鉴证评估资质,能够为各类技术合同纠纷提供专业、权威的鉴定服务,帮助双方实现公平、公正的争议解决。